百年党史砥砺初心,一纸书信传承红色。8月24日,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卡热乡小学、乃东区泽当镇小学和加查县拉绥乡小学的82名小学生收到了来自一千多公里外的特殊礼物——云南省保山学院教育学院党总支大学生党员手写的书信。孩子们拆开书信的那一瞬间,满眼的激动与惊喜。工整的字迹,温馨的语气和对云南党史故事的描述,直击着孩子们的心灵。

图为山南市浪卡子县卡热乡小学老师正在给学生发放书信。张银波供图

图为收到大学生书信后,小学生带着喜悦拆开书信。张银波供图

图为小学生展示收到书信内容,图片中的老人为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张银波供图
“亲爱的旦增卓玛同学,你好!西藏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上思政课时,大学老师曾给我们讲了卓嘎、央宗姐妹为国放牧守边的故事,我们都特别敬佩他们姐妹。云南也有很多了不起的人物,比如被毛主席称为中国共产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的艾思奇、为国歌谱曲的聂耳和六十年坚守共产党精神家园的杨善洲......”云南省保山学院教育学院的李阿婧在信中兴奋地向旦增卓玛介绍着云南的党史人物。82封书信中,大学生党员们除了分享党史故事,还通过明信片、手工艺品、绘画等方式介绍云南保山、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的风土人情,欢迎西藏山南的小朋友们到云南做客。

图为云南西藏千里互通书信传党史活动发起人张银波正在给学生讲杨善洲的故事

图为云南省保山学院教育学院大学生赵倩倩
信中,大学生赵倩倩写到,“我的家乡十分美丽,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在这个拥有26个少数民族的大家庭里,大家相亲相爱,亲如一家。”“中国共产党就像红色的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我们出生在和平繁荣的中国,在红色太阳的照耀下成长,要倍加感恩和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共同肩负起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好好学习、提高本领、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山南市浪卡子县卡热乡小学五年级学生生益西加措在班会上读了书信内容后,通过微信视频连线赵倩倩说,“赵姐姐您好,欢迎您来我们家做客,我们山南可好玩了,这里有雪山、草原和美丽的湖泊,我带你到山上采金蘑菇。我一定听您的话,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同上一堂思政课,“大手拉小手”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一封封薄薄的书信、方方正正的汉字,为云南省保山学院教育学院的大学生党员和西藏山南市的小朋友之间搭建了一座座跨越千里的连心桥,传递着不同民族、不同性格,也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两个学校之间绚丽绽放。
8月24日下午,当云南省保山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席林在班级群转发了来自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卡热乡小学、乃东区泽当镇小学和加查县拉绥乡小学发放书信照片后,大学生田雪说,“云南西藏千里互通书信传党史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薄薄书信把我和西藏山南素未谋面的藏族小朋友连接在一起,云南与西藏虽然相隔千里,但我们的心紧紧贴在一起,很期待早日与西藏山南的次仁央珍小朋友见面,真正实现‘手拉手’‘心连心’。”因为名额限制没有参与云南西藏千里互通书信传党史活动的大学生左海蓉也发表了自己的感受,“看到班上的同学给西藏山南的小朋友写信,我颇为羡慕,虽然我没有参与书信传党史活动,但看到我们学院与西藏山南3所小学建立起的友谊桥梁,我由衷的自豪。我希望云南和西藏的友谊之花常开不败,滇藏两地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生活越过越红火。”

图为云南省保山学院教育学院大学生田雪、左海蓉
“小信封承载大情怀,这次书信传党史活动,我们专门从党建经费中划拨1968元开展活动,安排汉族、回族、彝族、白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普米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与西藏山南3所学校的小学生通信。山南市浪卡子县卡热乡小学五年级学生次仁仓决收到第一封书信后,被人民网、全国思政网等30余家媒体网站转发转载,累计阅读量达到6万余人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下一步,我们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抓手,与我们学院2014届毕业生张银波加强联系,在促进滇藏两地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上下功夫,争取把云南西藏千里互通书信穿党史活动打造成思政课的实践育人品牌。”云南省保山学院教育学院老师席林这样讲到。

图为小学生展示收到书信内容,图片内容为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张银波供图

图为小学生展示收到书信内容,图片内容为云南丽江古城。张银波供图

图为小学生展示收到书信内容及大学生亲手做的手工艺品。张银波供图

图为收到书信的小学生正在认真阅读书信内容。张银波供图
在谈到云南西藏千里互通书信传党史活动时,活动发起人,山南市市委办驻浪卡子县边据村工作队队员张银波说到,“云南西藏千里互通书信传党史活动开展以来,反响强烈。滇藏两地学生通过邮寄书信方式,相互分享党史故事、传播家乡风土文化,不仅深化了滇藏深厚的友谊,还强化了‘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保山学院教育学院参与书信活动的大学生党员们都发来短信对我说,‘通过这次书信活动,对西藏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毕业后能到西藏工作,为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族团结教育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山南市委网信办派驻乃东区结巴乡滴新村第一书记叶妹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样的民族文化交融,让我心里暖暖的。书信传党史活动搭建了一座藏汉桥梁,通过互通书信,各民族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既学习了党史,又促进了民族团结。同时,书信引导西藏的小朋友们从小争做民族团结的引导者、传播者,与他们的家庭成为民族团结的一块基石,筑起民族团结‘长城’,坚不可摧。”

图为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卡热乡小学校长旦松次仁正在给学生讲云南省保山学院,希望学生努力学习,将来到这么美丽的学校上大学。张银波供图
据了解,目前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卡热乡小学、乃东区泽当镇小学和加查县拉绥乡小学正在组织收到书信的82名学生回信,回信内容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展开。山南市浪卡子县卡热乡小学校长旦松次仁说,“云南西藏千里互通书信传党史活动的开展,将云南和西藏两地的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互通书信中真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大家庭。现在我们已经把书信纳入了班会课,让学生们在读书信、谈感受中传承好红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学习,追逐梦想,立志做一名有担当、有作为的时代新人。”
(撰稿:张银波 2021年8月25日)